• Charlesworth

学术不端行为过去由于多起事件成为了学者们共同讨论的话题,一说到学术不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论文抄袭、数据造假等“高发”类型,然而,除了以上我们常常听到的不端行为,还有一些往往被大家所忽略,按照国际通用的学术不端行为判定标准,以下行为属于学术不端行为:

 

学术不端行为的判定标准

 

1、 明显的偏离公认的指导方针
2、 蓄意欺骗或鲁莽行为

 

其中引申出的具体行为如下:

 

•苛待研究对象
•伪造数据
•图像造假
•抄袭和剽窃
•伪造评审

 

当然,对于无意的错误或疏漏是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,在上面的不端行为中大家可能对苛待研究对象不是很了解,所以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主要对其进行解释,其实这一话题在查尔斯沃思的系列专家讲座中已经详细讲过,如果对此感兴趣的作者可前往观看。

 

我们在科幻大片中总能看到这样的剧情,某科学家利用灵光乍现加不可描述的神秘力量研制出一种药水,在人或动物上做试验,变成如绿巨人等怪物,如果从学术道德上来看,这一类的科学家都违背了学术道德,属于学术不端行为,研究经费要被取消的哦。当然电影归电影,现实中我们还要避免这种学术不端的行为,那么,苛待研究对象的表现有哪些呢?主要有以下几种:

 

•未获得伦理道德认可

•未遵守获准的行为协议

•未取得受试人的知情同意

•苛待实验动物

•身心遭受伤害

•违反人类数据的保密性

 

我们以未取得受试人的知情同意的行为举几个例子:

 

介绍使用未经许可的草药疗法治疗老年患者;审稿人指出该实验未获得伦理道德认可或患者对该实验不了解;患者自由表达知情同意的行为能力受到质疑。

如果作者符合上述学术不端行为任何一种,出版社将启动对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程序,一般先会暂停同行评审并通知审阅人评审已暂停,然后编辑部内容进行调查,确定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做出指控。因此,作者在整个科研过程中一定要熟知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,避免影响科研前途。

分享給你的同事

推荐阅读

学术不端?别让论文败在一张图上

推荐阅读

sci论文避免自我抄袭,重新改写应怎么撰写